正规快三送彩金平台开户-官网首页平台
从年初铆足干劲实现“开门红”,到前三季度持续恢复向好、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,今年以来,一系列扩需求、促增长等政策持续发力,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回升向好,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。
体验温情与人间烟火气的淄博烧烤、挥洒青春奔赴山海的“特种兵旅行”、展现中式浪漫与诗意的《长安三万里》热映……今年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现象级爆款频出。最新数据显示,1—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.9%,消费持续恢复提升,其中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4.8%。不难看出,消费加速回暖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。
这些亮眼成绩离不开政策的强大支持。从今年3月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部署的年度重点工作,到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,都表明消费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意义。对此,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举措,涵盖汽车、家居等领域。随着政策显效发力,当前我国消费场景不断拓展,消费升级趋势明显。1—10月,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%。未来,随着经济总体回升向好,消费者预期改善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将更为凸显。
近年来,我国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,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消费模式创新和改善消费条件等,极大推动了消费增长。特别是随着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,相关政策针对内需不足等问题持续发力,消费又出现大幅反弹,成为拉动经济的最大动力。这些积极效应预计在2024年还会进一步延续。
从开进乡村百姓家,到海外车展“吸睛”无数,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绩斐然。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—10月份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达99.5万辆,同比增长99.1%。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不难看出,中国的先进制造、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活力涌动,少不了相关政策的护航加持。
今年5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出台政策,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、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。此后,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、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、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持续显效发力。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,在政策加持下,涉及领域新、技术含量高、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,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升级,蓄积发展新动能。
相对于传统生产力,新质生产力的“新”体现在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、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。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,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也是高技术产业。这背后是生产力不断“焕新”引领产业体系腾飞。
近几年,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和成长的困扰。今年以来,为给民营经济发展强信心、增动力,中共中央专门印发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提出31条具体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;随后,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》,围绕促进公平准入等五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,并将每个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,以责任制促落实、保成效;近期,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等痛点堵点,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又联合印发《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》,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。
不仅如此,今年各地也陆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融资难题破解、拖欠账款清理、“真金白银”支持科技创新……事实证明,这些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获得感,帮助“自己人”增强了发展的信心。今年前10个月,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.2%,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3.1%,比上年同期提高3.1个百分点;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9.1%……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。
民营经济在近几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,今年前10月民间投资增速能够实现较快正增长,得益于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所产生的积极的作用。下阶段要持续给予民营经济支持,这样有助于民营企业恢复信心、稳定预期,不断发展壮大。
“受益于中国开放的政策,我们WV1镜面清洗机2022年在抖音的销量只有2万台,今年已卖出超过10万台,成为该渠道生活电器销量冠军”。在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看来,随着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政实施落地,不仅让更多外资切身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活力,也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今年以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,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以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、改善营商环境的坚定态度,为外资在华深耕提供了更多可能。除了进一步便利国内外人员往来外,今年中国又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、扩大电信、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等新举措。最新报告显示,八成以上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“满意以上”,七成在华产业链布局趋向“保持稳定”。这充分表明,中国对多数外国企业来说仍然是“不二选择”。
今年我国对于外资、外贸投入的政策力度是前所未有的,不仅创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,也顶住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,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。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,在制定实施细则、推进相关政策法律落地等方面应继续下功夫。
记者丨吴倩 樊景阳 葛石陌
(央视新闻客户端)
福建宁德的古田县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。以前,这里连片的都是茅草菇棚,这两年,古田县想进行升级改造,却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。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,一步一步去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
眼下,古田县杉洋村的香菇正陆续开始采摘。今年是大伙儿搬进这个光伏菇棚基地的第一年,李铭芳一下就承包了8个标准化菇棚,种下10万袋菌菇,同村的余新考也种了8.5万袋,第一茬菇还没收完,他们就跟记者算起了收益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 李铭芳:香菇第一茬都开始有收益了,后面还有两茬菇,价格又好,今年利润比往年高30%左右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 余新考:我现在差不多赚25万左右。
作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,古田仅银耳产量就占到全国的90%以上。然而,近两年,当地干部调研发现,传统的茅草菇棚有火灾安全隐患,又容易发生病虫害,制约了菌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 李铭芳:要一直去维护,人工(费用)很高。
古田县的农业干部走访了气象部门、科研单位,发现新型光伏菇棚是个不错的选择,没想到刚提出这个建议,就遭到老菇农们的质疑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 余新考:新鲜的东西,当然有点不相信,到底能不能用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委书记 张成慧: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,传统的菇棚如何升级换代?我们跟总书记学“四下基层”,调查研究,去破局,找问题。
为此,半年里,古田的农业、气象、电力等多个部门纷纷展开调研,详细论证光伏菇棚内的温度、湿度、亮度是否适宜菌菇生长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委副书记 郑圭冬:对菇农来讲,它(菇棚)就是自己的收入,自己安身立命的依靠所在,你有什么需求,我就研究什么问题。
在光伏菇棚建设中,干部们搜集菇农提出的各种问题,不断进行改进,添加了隔离层、喷淋降温设施、温度检测设备等,并请菇农们一起来做试验。
冬日的暖阳照在成片的光伏板上,板下,一簇簇食用菌在恒湿恒温的环境中茁壮生长,新的种植模式让老菇农们打心底服气了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 余新考:新菇棚感染就没有了,有信心了。
如今像这样“棚上发电、棚下种菇”的光伏菇棚基地,已在古田多点开花。点开手机,新菇棚的湿度、温度等动态已连入古田县食用菌“数字大脑”运营中心,小小的菌菇也跨越了田间,飞向云端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:光伏的(菇棚)看过了,光伏的(菇棚)多做一点!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菇农:最好要多建,我们一户都不够做,我们一户就四五十万(袋)。
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委副书记 郑圭冬:都是直接找我们来,我这个要做(新菇棚),我还要多做,更加有信心了。
(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李欣 盛洁 张芊芊 张程 李子国)